随着我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在线上线下的布局推广,以及新技术不断更迭,消费者的就医习惯和医疗健康需求正在发生着改变。据统计,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已经增长到1.38亿人,同比增长率高达91.7%。我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正保持着强有力的增长趋势。
移动医疗将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改革措施。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,医疗云技术广泛应用,大数据、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突飞猛进,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保持着强有力的增长趋势。
前瞻网报告显示2015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用户规模已增长至1.38亿人,同比增长率高达91.7%。2015年移动医疗健康应用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了22.24%。伴随着我国移动医疗健康行业的“线上+线下”积极布局推广,以及新技术不断迭代飞速发展的驱动,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医疗健康需求正在发生变化。
更好的就医体验
从传统到医院看病的步骤开始,患者在挂号、收费、候诊、做项目检查、等检查报告、取药等的每个步骤中都需要排队,在人满为患的医院里不断消耗时间,这造成了整个就医过程时间长、过程体验质量差,但有效看病问诊时间短、服务收费不透明等乱象。在移动医疗介入以前,这样的看病体验是一种常态。
但如今,移动医疗可以通过平台数据与医院信息系统(HIS)进行交互,缩短等候时间,合理配置医疗服务资源,带给消费者更方便、快捷的体验。移动互联技术,能够实现诊前、诊中和诊后一站式医疗信息服务。
以网络预约为例,患者可以在平台进行专家预约,平台把预约信息传给HIS系统,HIS则把实际通过预约的就诊人再次传回给平台,以便平台进行分析和管理。除了预约挂号外,系统还可以实现预约其他检查或者服务,例如为孩子预约打疫苗,免去幼儿在长期等待中哭闹等烦恼。
有数据显示,互联网预约方式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大,且实际赴约就诊率也相当可观,而传统的电话预约方式已经逐步被取代。
高质量的医患沟通
移动医疗使用者对于移动医疗的诉求往往各不相同,但获取更高质量的医患沟通的需求却是相同的。 譬如,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更好地与医生及医院进行沟通,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,对已病与未病进行及早的判断与诊治;患者希望感受到医务人员和医院员工的尊重、热情、诚信、负责等……这些附加利益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。
网络问诊平台可以让患者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隐私,同时为医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出诊环境,极大减轻医生的职业倦怠,以轻松的心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。 同时,患者进行网络咨询时,可以增加自己对健康教育、疾病常识等知识的普及,增强健康意识。
在网络问诊平台,患者可以不用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,医患关系也排除了排队挂号缴纳费用等干扰,全身心投入到诊疗环节中;医生也能够随时作出动态分析,正确指导。此时,医患地位更加平等,患者还可以为医生打分,形成医生评价体系。但在传统的问诊中,医生占据了主导地位,患者往往是被动者。
远程医疗
我国一直面临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,以及医疗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冲突。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小城市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看病就医新方式——远程会诊(不要小看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运用能力)。
麦肯锡在一次调研中访谈了超过60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,覆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6.3亿的用户。 调研结果显示,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网购比例分别达到了68%和60%。 农村用户中的“网络达人”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%,他们渴望第一个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。有意思的是,虽然在农村互联网覆盖率仅为19%,但是在电子商务的使用上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。这说明,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,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活跃于互联网上。
如今,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手段,在保证网络环境的情况下实现跨地域医疗会诊,同时使用防火墙保证远程资料传输安全。例如通过网络视频查看患者的病例记录、临床图片等,并与对方医院医生、患者沟通,为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。这样,患者及家属不用四处奔波异地求医,在家门口看病成为可能。
慢性病/康复管理
中国已于2010年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,即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4%,预计2035年后,中国将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一起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,即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20%。慢性病管理、康复管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会激增。
慢性病医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:一是患者的健康教育,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原理,可能的发展过程、预后和注意事项;二是患者对病情的自我追踪和自我管理,并将自我追踪和管理的信息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,从而提高治疗效果,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电子病历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,可通过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,对门诊、住院和康复保健对象进行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。在电子病历关键技术,诸如数据获取、储存和分析、进行规范性和有效性采集,外部数据集成等的发展下,患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记录康复过程或者病情发展。
可穿戴设备
可穿戴设备摆脱传统手持设备,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,智能穿戴设备产业涉及的技术范围较广,包括传感技术、显示技术、芯片技术、操作系统、无线通信技术、数据计算处理技术、提高续航时间技术、数据交互技术等。
这些设备的应用也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健康习惯。保险公司Humana鼓励员工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健身活动,并设置奖励。历时三年的研究表明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员工,病假天数减少了44%。汽车保险公司Progressive使用一项可穿戴科技来监测汽车的驾驶情况,并奖励安全驾驶习惯,54%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人开车方式发生改变。
患者社区
随着互联网即时通讯、直播、分享等技术不断完善,网络社区不断涌现,麦肯锡对社交网络进行调查,发现社交和购物行为穿插交织,中国的购物者热衷把朋友的推荐(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推荐)作为其网购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,特别是在移动社交平台方面。数千商户将中国流行的直销模式移植到移动平台上,通过建立半私密的50~100人组成的微信群,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销售从有机蔬菜到最新时装等各类商品。
移动互联不仅为医患提供桥梁,还为患者之间搭建平台,让患者除了找医生寻医问药外,还多了一个病情交流的出口。患者社区也是社区的一种形式,和短期的医患沟通性质不同,患者社区构建的是一种长期可靠的生态。例如国内最大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甜蜜家园,出于同病相怜的原因,新患者非常需要老患者在知识、经验和心理上的支持;尤其是中国医患之间缺少足够的信任,患者有时相信非专业的老患者甚至超过医生。患者之间的同理心和认同感无法被医生的作用取代。
网上药店
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成熟,线上线下持续发展,中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发展迅速,O2O普及率已很高。麦肯锡还针对中国消费者对O2O的热情做了调研,结果显示71%的中国数字消费者已经在使用O2O服务,其中97%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6个月内仍会继续使用O2O服务甚至增加使用频次。而在还没使用过O2O服务的消费者中,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未来6个月内进行尝试。
消费者就医买药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。去医院药房或者实体药店买药是传统方式,但是网上售药平台不断增加,对消费者来说,O2O提供丰富、全面、及时的商家团购、折扣、免费信息,线上能够快捷筛选并体验商品或服务。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,也节省了消费者时间。
医保
保险公司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实现对用户费用的及早报销。 医保移动支付可以通过患者移动服务平台,对内连接医院院内信息系统实现医保费用计算,对外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医保/自费费用的支付,而且功能可以无限扩展。患者就诊需要医保卡绑支付手机,并实现“医保+自费”结算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。那么,患者的支付行为也会向医保移动支付转变。